柳下惠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人们为什么都拿他来举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4:06:51
谥号不是皇帝死后才有的吗?普通人也有吗?

柳下惠(亦称柳下季),姓展,名获,字子禽。春秋时人,稍早于孔子。

  词典解释“坐怀不乱”: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典出《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究竟如何坐怀,如何不乱,史料的演变很有趣:

  《荀子•大略》载:

  子夏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

  唐杨倞注:“柳下惠,鲁贤人公子展之后,名获字禽,居于柳下,谥惠,季其伯仲也。后门者,君子守后门至贱者。子夏言昔柳下惠衣之弊,恶与后门者同,时人尚无疑怪者,言安于贫贱,浑迹而人不知也。非一日之闻,言闻之久矣。”杨之注根本不涉女色,荀文原意也和后世所谓的坐怀不乱无关。

  成于西汉初年的《毛诗故训传·巷伯》云:

  昔者,颜叔子独处于室,邻之厘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至,颜叔子纳之而使执烛。放乎旦而蒸尽,缩屋而继之。自以为辟嫌之不审矣。若其审者,宜若鲁人然。鲁人有男子独处于室,邻之厘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壊,妇人趋而托之。男子闭户而不纳。妇人自牖与之言曰:“子何为不纳我乎?”男子曰:“吾闻之也,男女不六十不间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纳子。”妇人曰:“子何不若栁下恵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男子曰:“栁下恵固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不可,学栁下恵之可。”孔子曰:“欲学栁下恵者,未有似於是也。”

  这里具有了坐怀不乱故事的雏形,可是,这个时候和柳下惠所处的年代已经相去数百年。

  直到元时的胡炳文(1250—1333),在《纯正蒙求》卷上才有成型的故事:

  “鲁柳下惠,姓展名禽,远行夜宿都门外。时大寒,忽有女子来托宿,下惠恐其冻死,乃坐之于怀,以衣覆之,至晓不为乱。”

  元末明初的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四·不乱附妄》则记述为:

  “柳下惠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晓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