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性死亡”是如何精确控制细胞死亡范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3:17:40
求详细答案

多细胞生物体的一些细胞当不再为生物体所需或是已受到损伤时,会激活受遗传控制的自杀机构而自我毁灭,出现所谓的细胞编程性死亡(programmed celldeath,PCD)。细胞编程性死亡通常采取细胞凋亡(apoptosis)的形式。细胞编程性死亡也是一种细胞的利他性死亡(altruistic cell death)。局部的、个别的亡有利于整体的或种群的存活。高等植物的木质部(xylem)细胞就是在植物发育至一定阶段时编程性死亡的细胞,这些细胞构成了输送液体的管道,使植株得以生长。在植物发育过程中有一种超敏反应(supersensitivity response),当植物细胞遭到细菌感染时,往往不仅自身会被杀死,而且会使周围的细胞发生变化乃至死亡。这是防止细菌在植物细胞中增殖和传播的一种防御保护机制。动物,如两栖类的青蛙,当蝌蚪变态成为青蛙时,构成尾的细胞就进入编程性死亡而使尾脱落。人早期胎儿的手指(脚趾)间有组织相连,以后这些组织的细胞进入编程性死亡,到56d时胎儿的手指(脚趾)才完全分开。细胞编程性死亡采取细胞“凋亡”的形式。细胞凋亡除了是细胞编程性死亡外,还可被一些物质所诱发,因此,细胞凋亡并非全是细胞编程性死亡。

基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