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存放时间长了,皮蛋会变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7:31:06
皮蛋壳并没有破,表面没水,皮蛋表面的泥也不潮湿,可里面的皮蛋就缩小了,吃起来口感比较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能给你准确答案,以下是我刚了解有关知识而得出的推论,大家都是爱知识的人,就当和你讨论了。
皮蛋的成熟过程,主要就是作为原料的新鲜鸡蛋里的各种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正因为优质的皮蛋含有大量氨基酸,才会变得那么鲜美可口。
下面我们就从蛋白质的分解入手。蛋白质分解,生成氨基酸+多肽,我了解到,氨基酸相对稳定,而多肽,容易与水结合(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由于我不是学生物食品的,暂且如此形容)而继续分解直到变成较小的氨基酸(相对之前的)。
皮蛋不断成熟,里面的蛋白质、多肽不断分解,不断消耗水分,由于你放的时间太久,水分消耗过多,皮蛋就缩小了,口感自然变干。或许会更鲜?
如果你在最适合的时候吃皮蛋,由于里面的水分和氨基酸的比例较为合适,所以口感鲜美而柔和。真佩服先人们不断摸索,才掌握了皮蛋口感最好的时期,我们才能吃到如此可口的风味食品。
下次吃可别放太久了哦。

主要是因为食物内部的水分散发了.如果密封放置就会好很多.当然也别给捂了

蛋壳上是有很多细孔的,肉眼看不见,放久以后水分蒸发,里面的蛋体就变小发硬了。

水分流失了。

多想一想呀,就是缩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