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9:05:56
菩萨因为明理成就大智慧,所以不造因也就无所谓感召恶果,众生刚好相反,要等到亲自尝到滋味才生起恐怖,观世间一些人好象也很懂佛法可是他们却仍在成就轮回的因或者已经种下了轮回的因,像这样未能身体力行表里如一的作为是否表明他们还是没有得到真实智慧,或者是定数让他们成为这样,誓问内心有大彻大悟的智慧如何明明白白蒙蔽自己的去造这种轮回的因呢?
从某中角度是否反映出无史劫以来业感业力的可怕和强大呢????
回lgg333
譬如有三种人:上等人 中等人 下等人 故事讲述兄弟三人,老大老二发现一个宝藏藏宝地点,并找老三协商第二天去挖取,老三就告诉他们听说那个地方机关重重去的人多有去无回,老大和老二认为老三是在危言耸听,故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第二天很早就出发了,等他们到达藏宝地点以后,果然看见前方不远处地上尸骨成群,于是老二就说前面一定有生命危险建议放弃寻宝计划,可是老大训斥老二说少见多怪这些尸骨很可能是藏宝人故意使诈想要下退那些胆小的人我们怎么能轻易上当呢?于是老大老二意见不和分道扬标.最后的结局不言而喻.请问兄弟三人究竟谁是上等人谁是中等人谁是下等人呢
古者有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佛说:人之所以聚集无外乎,报恩报仇讨债还债四件事,否则实在没有碰头的理由,是否如是因如是果可算是“定数”之列呢?若有些五逆十恶临终遇到善友劝念佛号也能下品下生。本来是如是恶因如是恶果变成了如是恶因如是善果了那就表明还是有如是善因才行临终才遇到善友。更有人说:他人的是非因果无关于我们自己的生死就因为万法都是自己心的映现,要是这样的话,那可能就是我太在意别人的因果是非了,嘎嘎

正如你所说。

未能身体力行表里如一正是没有智慧,不能深信因果的表现

但能如佛菩萨,了达因果真相,定会身体力行表里如一

不是定数,佛教不是宿命论,只是众生心智尚未通达。

无始劫以来所造的业装满尽虚空遍法界。

只要看看我们自己每一秒中不停的起心动念即知。

顺便说一句:看到你半部心经闯天下。确有见地,如能依教奉行,更能身心具会佛菩萨无上智慧。 随喜赞叹 能够对深心因果的关注。这是佛陀的智慧之一。如果能够深入了解依法受持,必定受益无穷。

深信因果 摄心为戒

阿弥陀佛

菩萨已经站在了证果的终点上
而众生仍然在证果的起点上

你本是佛,却非要从轮回中体味痛苦

因为你相信你不是佛,你只相信你是众生

你相信你需要轮回,证明一切后才能成佛

可你不相信你本是佛,轮回本不存在,本是幻像

是的,是的.业力是强大的,业力是可怕的。从无始劫以来,众生世世都是业力的奴隶。生老病死种种苦恼,无一不是业力导演出来的悲剧。
不过,业力虽然强大,业力虽然可怕,但在真实智慧面前,业力不堪一击,如汤沃雪,似火烧薪。虚张声势的业力只在无明众生面前张牙舞爪,面对金刚慧剑,业力只能望风而遁。
真实的智慧现前,人就不会造业。愚痴障蔽自心,人才造业感苦。
金刚经文中,有“如理实见分”,有“能尽业障分”。所谓“如理实见”,就是智慧。只要能如理实见,决定不会造业。若不造“新业”,而能随缘消“旧业”,哪怕旧业如山,势必能尽。

听懂了的只能算他闻到了佛法,可能他的修行障碍很大,所以不能成就,所以他的表里还是如一的。不可能有内心成佛外行魔道这种东西存在,除非外行不是由内心决定的,这违反了佛教的根本原理,佛说不通。只可能是别人不理解其行为,名之为魔道而已。再一种可能就是他所懂的根本不是真正给他闻的佛法,自以为对而已。
业力只是对凡夫而言很强大,对成就者就不值一提了,就是修行障碍不是一下子能突破,该吃肉还是要先吃肉以后再吃菜。
无善因就没有善友,即便好人站在面前也不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