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17:20:21
请教高手,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2000,应纳税所得额的概念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才要交应纳税所得额,请举例说明详细 。谢谢各位了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的税收负担,并且同成本、费用核算关系密切。
  方法:
  1、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2、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1.这个公式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
2.公式: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但要注意的是:
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2000
3、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