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7:30:45
课题解释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1.什么是研究:
简单地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探求事物的性质、规律等的过程就是研究。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发现新知和解决问题。

2.什么是学习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学习的这种广义概念,包括人的行走、言语、知识、技能、习惯和道德品质等学习。从狭义上说,学习是专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学习过程一般要经历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阶段。一般而言,学习包括:
1.知识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知识时的感知和理解等。
2.技能和熟练动作的学习。
3.智能的学习。
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学习的途径
1.从书本中学习;
2.从大自然中学习;
3.从社会中学习;
3.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1)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广义的理解:指一种学习方式。
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它区别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适用于学生对各类课程的学习。
狭义的理解:指一门独立的课程(必修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课题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简而言之,就是象科学家一样做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的步骤:
你将开始这样一个学习过程:
1.选题、分组、选定指导教师;
2.课题论证(答辩);
3.制定研究计划(方案);
4.开展研究;
5.撰写结题报告;
6.结题答辩;
7.总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