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的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3:30:38
听说过关于日元的一些事情,以前是1美元:500日元,后来美国要求日元升值,就一倍一倍的升,都高升到79。这么大空间,对那个时期的日本经济有什么影响,他们是怎么挺过来的。人民币要是这么升的话,国企也要黄的吧,请那位高人,指导一下。

从日元升值的经验和教训看中国人民币

  日元每次升值均不同程度地给日本经济带来一些短期利益?通过国内外商品价格相对变化促进民族工业尽快自立自强,迫使其提高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在进口原材料和石油等方面节省大量的外汇;使那些受低汇率保护的、效率低下的出口企业或利益集团受到冲击,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及经济结构的调整;汇率上升又使日本有产阶级的财富大幅增值 ;促进资本输出和日元的国际化进程;给日元对外借贷带来增值效益;减轻还贷负担。
  日元的升值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1年2月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值为306日元?固定汇率?;第二阶段为1973年2月到1985年9月逐步升值为1美元兑240-250日元?浮动汇率?;第三个阶段为1985年“广场协议”迄今,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90-140日元。
  战后,日本的产业发展、经济振兴以及国际贸易立国是在长达20余年的锁定日元低汇率的背景下实现的。1949年,为控制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改革当时存在的多重汇率,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帮助下制定了“道奇计划”和“经济安定九原则”,将美元与日元的汇率锁定为1:360。正是这一固定汇率的实施,使日本产业获得了重返国际市场的机会。日本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也因此从1946-1950年的12.3%迅速提高为1956-1960年的23.4%。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的出口产业增速加快,出口贸易急剧增长。60年代前期日本出口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17.9%,后期为15.1%,几乎为同期世界贸易增长速度的两倍。日元低币值的固定汇率一直实行到1973年2月。这期间,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在1951-1955年、1956-1960年、1961-1965年和1966-1970年四个区间内,日本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分别达到8.2%、8.7%、9.7%和12.2%。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日元在1971年2月第一次升值时的产业基础。由于受惠于长达20余年的1:360的日元固定汇率,日本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1961-1965年和1966-1970年,日本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7.9%和15.1%。1971年时,日本普通钢、热轧薄板和冷轧钢板的成本仅分别相当于美国同期成本的56%、70%和68%。1970年,日本的汽车产量与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