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了后习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9:53:48
十年春,齐帅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问;本文仅用200字就写出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与表现曹刿“远谋”无关的事:战争规模,战争场面等一概不提;而对于“论战”起引线作用的事件:请见,从战,克战等,也只是一笔代过,。这样的剪裁对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很大作用。

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史料剪裁得当。因为本文作为一篇记史作品,以写鲁方战术决策为主。因此作者把曹刿在战前启发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准确的掌握战机和详察敌情以及在战后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都写得比较详细,论述了一个高明的战略战术思想。其余它的事,如:战争的规模、战斗的情景等一概不提;而对请见、从战、克敌等,也只是一笔带过,这样裁剪,对再现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极大的作用。总之,文章在语言运用上惜墨如金,做到了辞约而意丰,平实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