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大学毕业找工作是这么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4 17:07:08
我是毕业了将进一年的大学毕业生,可是人生路茫茫,找了几个工作,不是受骗,就是很烂的工作,对于本专业又不是很喜欢,现在的社会又的那么看种经验,我实在是无奈,家人的压力,社会的压力,逼的我很是痛苦……之前事事顺利的我,到现在面对压力,也有点无所适从,有时候我想到了死,但过了一段时间,又觉得自己很傻,死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人生的路也才刚刚开始,快乐不快乐都很漫长………到底怎样就业,怎样面对压力,希望大家能给我些帮助…………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用多维视角审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难看出其中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我们从2000年开始,每年对2000名大学生和1000家企业进行跟踪调查,从中分析就业难七大成因。

  成因一 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调查证明,“就业难”不单纯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阶段性社会现象。例如,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关联。沈阳地区1990年至2004年6月淘汰了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至4倍,由此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

  成因二知识陈旧,转化率低

  被调查的60%的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岗位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1至1.5年才能独立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至3个月。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为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上世纪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上世纪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三年,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在被调查学生中,有30%的人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

  成因三 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不仅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应付考试较多。美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