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余光中 母难日 之三 的赏析!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5:41:26
母难日三题之三 天国地府

每年到母难日
总握着电话筒
很想拨一个电话
给久别的母亲
只为了再听一次
一次也好
催眠的磁性母音

但是她住的地方
不知是什么号码
何况她已经睡了
不能接我的电话
「这里是长途台
究竟你要
接哪一个国家?」

我该怎么回答呢?
天国,是什么字头?
地府,有多少区号?
那不耐的接线生
卡挞把线路切断
留给我手里一截
算是电线呢还是若断若连的脐带
就算真的接通了
又能够说些什么
「这世界从你走后
变得已不能指认
唯一不变的只有
对你永久的感恩」

赏析:
  亲情是伟大的,可这期间更伟大的是母亲的爱!《母难日》在平淡的语言中,渐渐激起你心中的波澜,然后这波澜充盈你的肺腑,深深的感叹母爱的伟大,也因为如此,才留下了这永远的思念!
  全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现实中的我,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爱,从而勾起读者的共鸣,作为为后文的铺垫!第二个层次,为全诗高潮所在,在我的疑问中,设问自答,“天国,是什么字头?”又以连续的反问使全诗达到情感的高潮,反问中也告诉了我们答案,原来我和慈母已经阴阳相隔!三个连续的问号,一问自己,二问苍天,三问大地,与母亲深深的爱,可以超越苍天大地,这是即使人类寿命时间有限,然而情感却是无限的,它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但“卡挞”一声,仿佛人们从睡梦中醒来,猛然清醒的我,面对的尽然是无法挽回的现实!所以才有了那迷茫的自问“我该怎么回答呢?”是呀!“ 我该怎么回答”母亲已经离我而去了吗?不是,因为母亲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少时的回忆,“催眠的磁性母音”都使我深深的感到,母亲离我并不遥远,仿若平常的一次电话中的问候一样!但母亲还在吗?如果还在,为什么我的电话却拨不通,现实与幻想,情感与理性,回忆与迷茫,这一切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化成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自问!“我该怎么回答呢?” 于是,全诗又继续升华,“就算真的接通了,又能够说些什么”母爱既然可以穿越历史空间,那么又岂是几句问候可以表达的!最后以变与不变而言,失去了母亲,仿若生命失去了航标,一切都变得迷茫!而不变的确是,心中永远的怀念与感恩之心!
  (自己看完你的诗后写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这是诗人余光中在64岁时为了纪念母亲写的一题三首中的其一.
1958年其母孙秀君积劳成疾,同年7月4日故于台北,时年53岁。余光中对母亲的感情相当深厚,幼年随母四处逃难,兵荒马乱的逃难岁月中在小小的心灵烙上很深的印。
这一年6月,余光中长女姗姗出生,其实这孱弱病重的祖母最希望的是看到家中添个活泼可爱的孙女,遂取“姗姗来迟”之意。而母亲却再也看不到。

本人认为诗人那首《招魂的短笛》写得更好。感情最为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