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细胞生物学原理,解释三聚氰胺出现在鸡蛋中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3:21:09
从细胞水平分析!!

简单说就是三聚氰胺通过消化系统时由于无法被消化,通过循环系统的转移向细胞移动,并且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并富集。由于生物的生殖细胞为后代储存物质的能力较其他细胞强,同时细胞误将三聚氰胺认为营养物质,所以卵细胞中三聚氰胺的含量特别高。
复杂说:
生物富集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逐渐提高现象。大多数动物,它们主要靠进食进行吸收。只要环境(如饲料)中某种连续存在,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就会随着生长发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从而达到超过生物周围环境的浓度。

如从受污染的水体中难以测定出汞化合物,但在水中栖息的鱼体中却能检测出若干ppm的汞,而在常吃这种鱼肉的动物和人体内,也能检测出数倍于鱼的汞量。这种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积聚浓缩现象,称为生物浓缩。因此,科学家从南极的生物中检测出DDT等化学农药就很好理解了。

在特定的生物个体、脏器或细胞中的某种物质比其在周围环境中具有更高浓度的现象。例如:在植物细胞或细菌中各种盐类的结晶或金属作为代谢产物的蓄积;人体甲状腺对碘的蓄积;真海鞘对钒的蓄积等。生物浓缩的机制多半是由于这些物质一旦进入生物体内就很难排出;此外某些主要与代谢有关的成分可以从体液或细胞液中以固体的形式沉淀析出,这些过程不断重复就会在体内蓄积起来。生物浓缩的结果,处于上位食物链的生物种或种群就会累积成较高的浓度。有这样一个耸人听闻的例子:美国旧金山的休养胜地—— 明湖,曾因使用滴滴涕使鱼类、鸟类大批死亡。后来发现:滴滴涕通过食物链以惊人的速度在生物体内富集。如果将湖水中的滴滴涕浓度当作一倍,那么,湖水中浮游生物体内的滴滴涕浓度是265倍,吃浮游生物的小鱼体内的脂肪中是500倍,吃小鱼的大鱼脂肪中达到8.5万倍。如果鸟类吃了这种鱼,鸟类体内脂肪中的滴滴涕浓度可达到湖水中的几百万倍。又如日本四日市附近的海水只能检出0.1×10-6的油分,而同一海域的鱼,其体内却能检出400×10-6的烯烃,浓度高于周围环境4000倍。

由于生物进化原理,一些生物具有“把好东西都留给后代,为后代创造良好生长条件”的本能,这种“生物富集”好像往往特别集中在生殖系统,比如卵生动物的卵如鸡蛋,或者哺乳动物的乳汁如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