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色花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1:43:15
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么?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这几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
上文如果用”你“来称呼妈妈,如果改为”她“妥当吗?请比较一下,并说明理由
上文中最后妈妈见到”我“说”你这坏孩子“,从这句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1.倒叙。从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2.因为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可爱。那金色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欢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是在新奇美妙。
3.不妥当,如果用“她”的话,从感觉上会觉得母亲对孩子的态度不及以前的好了。
4.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啊?’”可以想见,却见不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责怪孩子,

1、不妥当,会使文章少亲切感
2、从这句话中读出了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

1.倒叙。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2.(1)因为花比较漂亮.(2)印度圣树
3.不妥当,使文章生疏.
4.妈妈对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