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为什么能溶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3:26:52
糖为什么能溶解?溶于水的糖为什么看不见了?

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没有颜色是因为糖分子吸收的光的波长不在可见光区,所以我们看不到颜色。

以下资料可供参考

在水中溶解的物质可分为三类:

(1) 离子化合物的溶解
以NaCl为例
离子型晶体中,离子有规则地单独排列在晶格的结点上,把这样的晶体,例如NaCl,放入水中,
离子就开始吸引带有偶极的水分子,水分子就在离子附近取向:有些水分子以偶极的正端对准Cl-,另有一些水分子以偶极的负端对准Na+,取向后的水分子又使其他水分子层层取向,不停运动的水分子对晶格有撕裂作用,当水分子对离子的引力大于晶格能时,晶格就被拆散,水合离子就随着水分子的运动而从晶体表面扩散开来。
(2) 极性分子的溶解
以HCl为例
HCl是强极性分子(偶极矩为1.03×10*-18),溶于水时,受极性水分子的层层取向作用,HCl本身的极性增强得如此剧烈,以致于原子间的极性共价键转变成典型的离子键,于是,就像离子化合物那样,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完全电离,形成了水合氢离子和水合氢离子, 最后,它们就随着运动的水分子扩散到整个溶液。
(3) 非极性分子的溶解
以氧气和匍萄糖为例
首先形成水合分子,然后就被水子带着向整个溶液扩散。
总之,溶解就是先水合,后扩散。
水合是化学变化,扩散是物理变化
溶解是一个化学-物理过程。

其中高锰酸钾是第一类,匍萄糖是第三类。

以下资料可供参考

在水中溶解的物质可分为三类:

(1) 离子化合物的溶解
以NaCl为例
离子型晶体中,离子有规则地单独排列在晶格的结点上,把这样的晶体,例如NaCl,放入水中,
离子就开始吸引带有偶极的水分子,水分子就在离子附近取向:有些水分子以偶极的正端对准Cl-,另有一些水分子以偶极的负端对准Na+,取向后的水分子又使其他水分子层层取向,不停运动的水分子对晶格有撕裂作用,当水分子对离子的引力大于晶格能时,晶格就被拆散,水合离子就随着水分子的运动而从晶体表面扩散开来。
(2) 极性分子的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