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泰元生平介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6:36:19
汪泰元如何做道士,有什么修道方法或思想。收了什么徒弟。有没有经历什么坎坷。

正德十五年(公元1515 年)养素道人汪泰元仿武当山建玉虚宫于紫霄崖,建静乐宫于桃花涧;其门徒方琼真继师志建榔梅庵,并往武当取榔梅树植之。武当亦名太和,齐云亦名中和,齐云山道教渐具规模,并成为武当山全真派的一个门派,故古人称之为“江南小武当”。

相传香炉亭为明太祖朱元璋赐建。某年阳春三月,朱元璋驾着辇辂,拜谒曾使他化险为夷的万安仙人洞和古城岩之后,来到了道教仙境齐云山。他边款款而行,口中不时发出“好地方,好地方啊”的赞叹。迎候他的老道长汪泰元,指着“涧底起岚烟,山泉镇溪谷”的香炉峰,详细作着介绍。朱元璋连声称神,称奇,称绝!老道长赶忙跪下奏曰:“皇上,这奇峰秀压群山,但总觉得有所缺憾,不够完美。它已等候千年,单等万岁画龙点睛。”朱元璋说:“好,联赐它一顶桂冠如何?”道长请皇上明示,朱道:“敕建香峰铜香炉一只,铁亭一座。”众道人齐刷刷一字儿跪下,连呼万岁,万万岁,叩首拜谢。时过三月,铜香炉、铁香亭均已铸造完毕。这铁亭四方双层,飞檐重角,顶有鳄鱼戏珠,通体饰以镏金,甚是华丽壮观.但亭身重达万斤,香炉峰壁陡难攀,怎能上去?传说正当大家着急之时,一天午夜时分,狂风乍起,走石飞沙,铁亭突然变得轻如树叶,飘飘摇摇,直落在香炉峰顶。次日众道士见状,奔走相告,个个称奇。道长说:“这分明是玉皇大帝派遣天兵天将暗中相助,庇佑于我大明朝也。”

汪泰元(?~1523)
汪泰元,道号养素,休宁县蓝田村人。自幼信奉道教,出家云游,明正德十年(1515)至齐云山,在紫霄崖下结“退思庵”以居,故又号紫霄道人。并建玉虚宫于其上,任住持、齐云山道长。据明《齐云山志》记载,养素积10年所募化,建阙1、宫殿2、石坊3、祀楼5;依紫霄崖飞泉筑池,池上建钟、鼓楼各1;于风虎关辟石阶26丈,起星台于插剑峰钟鼓楼之左;于云龙关凿天梯120丈,筑雷坛于展旗峰上。及在华林坞栽果树数百株,挖塘垦地供香火之需。对齐云山的基础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后止息于栖霞洞,棺藏舍身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