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所说的“鹬蚌相争”中的“鹬蚌”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9:13:25
到底“鹬蚌”是什么来的?
解释鹬蚌是什么就行了。
别来长篇大论哦。

蚌 就是河蚌啊 产珍珠的那个东西

鹬,乃我国南方一种常见的涉禽,它喜欢在稻田、河滩觅食,奔跑快速,翅膀长而尖,能突然起飞,方向不明。体色多为沙灰、黄褐等素淡色调,并密布细碎斑纹,栖息时虽到眼前亦令人难以分辨。大有“来无影,去无踪”的侠客风范。鹬的种类很多,常见的也有白腰杓鹬,其头与颈黑褐,羽缘污白带灰黄,下背、腰和尾上复羽白色,尾羽淡灰黄,有黑褐色横斑。邮票上的鹬鸟设计是否符合描述,读者可以自已评价。

鹬鸟常在沼泽、河川周围的草丛中造巢,选择一块干燥凹地,覆盖上一些杂草,便成了简陋安乐的窝。鹬鸟喜群居生活,常20-30只甚至100多只集于一群,若群中万一有同伴遭不幸,群鸟便马上停止前进和觅食,而集飞于受难者的上空盘旋飞翔,沉痛悼念,鸣声尖锐而又凄惨。

鹬鸟生性不怕人,当人离它很近时才突然飞起,但又不远飞,也不高飞。只是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不慌不忙隐于草丛之中,这种“鸟不怕人”的景象,湖区农民常常有幸亲眼目睹“卫士”风采,似乎都忘了咫尺之外车水马龙的喧闹。水稻田中的螺蛳、蜗牛、田壳虫以及各种蠕虫、水草等都是它们的“美餐”。有些危害水稻嫩苗的害虫,常常躲在叶梢或淤泥之中,即使打了农药,也很难伤筋动骨,但鹬鸟眼明嘴尖,长长的脖子,细长的腿,执行任务起来十分方便、有力、准确。兵贵神速也

鹬:一种长嘴灰背栖息于水泽间的爱吃小鱼的鸟。

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壳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的外壳。

  • 鹬蚌相争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鹬:鹬的体形大小差异很大,羽色平淡,有细碎的斑纹。鹬的喙细长,向上或向下弯曲,端稍膨大,身体和脚都十分纤细适于涉行浅水、泽地,捕食昆虫和其他水生动物。
蚌是贝壳类生物,受刺激所分泌的液体经过多年凝固可以珍珠,肉质鲜美,含钙量大,属于淡水性生物.

鹬是一种水鸟,主要食鱼为生;蚌是一种贝壳类生物。
鹬蚌相争,说的是一个故事,鹬想吃蚌肉;蚌把鹬的嘴夹住了不松开。两方不相让,结果就都让渔翁捉回家加菜了。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