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做面模会不会越做越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2 01:52:45
网上看的,有的说变白有的说刚开始是白不过做几次就变黑黄了是不是真的啊.请做过的MM介绍下!本人是过敏性皮肤!

五白膏

白芨二钱、白芷二钱、白蔹一钱半、白附子二钱、白丁香一钱半、密陀僧一钱。上药共研细末,用四分之一蛋白搅拌调成稀膏,每日睡前先用温水洗面,再用此膏薄薄地敷在脸上一层,等干后洗去,效果很不错。

在金朝,有个皇帝叫章宋完颜琼,除了酷爱汉文、迷恋书画外,还对女性美容颇有研究。他配制的金国宫女八白散(取白丁香、白僵蚕、白牵牛、白蒺藜、白芨各112g,白芷75g,白附子、白茯苓各19g,另加皂角、绿豆少许,共研细成粉,每日化汤洗面,能令人面白如玉),深受金国宫女欢迎。无独有偶,元代宫廷也流行一种“七白膏”,由香白芷、白蔹、白术各40g,白茯苓12g,白芨18g,白附子12g,细辛12g,共研成细粉,用鸡蛋白调匀,制成丸子一般大小阴干贮藏,每天晚上洗净脸,再将药丸用淘米水磨汁,取汁涂于面部,即能增白。

这些药名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姓白”。从中医象形学来说,带白字的药物一般具有增白润色的作用。

白芷
味辛、性温,《本经》说它“长肌润泽,可作面脂。”无论是《千金面脂方》还是《玉容散》,白芷都是制作面脂的主药。

白芨
味苦、甘,性平。《本草纲目》曰:“挡黑、去野黯”。它主要是润肤白面、去瘢。如将白芨和白蔹各5钱,干胭脂1个,共研为粉末,用鸡蛋清调拌,敷脸令面容白嫩。白芨不但治野黯面黑,而且能医手足皲裂等,是古代美容的常用药。
白附子

味辛、甘,性热。《本草蒙鉴》曰:治面上百病,可作面脂,捣碎成细粉,以水调和,用来敷面,能治粉刺和雀斑。《千金要方》称:将“白附子1两,白芷半两,蜜陀僧1两半,胡粉1两半,共研成细粉,以羊乳和之夜卧涂面,旦以暖浆水洗之,不过三五天,即容颜红白油光”。白附子还能香身灭瘢疮。

白蒺藜

味苦、辛,性温。《本草纲目》曰:洗面黑,去野黠,洗瘢疮。

白僵蚕

味咸、辛,性平,《本草纲目》称“蜜和擦面,灭黑黯好颜色,或加白牵牛、白僵蚕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