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曾出血不止,医生诊断为偏食导致血小板偏底,身体异常出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2:53:19

评论 ┆ 举报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百度知道知识人的观点

回答:恩恩
新手
4月19日 14:18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外周血血小板减少、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与血小板有关的抗体,没有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发疾病或病因,有皮肤、粘膜的自发性紫癜或出血。通常根据其临床表现、发病年龄、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和治疗效果,可将其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无性别上的差异,发病前大多数伴有感染性疾病;慢性型则以成人为多见,青年女性常见,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4倍,一般找不到明显的致病因素。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血证中的紫斑、肌衄和葡萄疫等。

西医学认识:自身免疫异常、脾脏因素、血小板功能和毛细血管因素。
中医学认识:主要原因为感受外邪,饮酒过多或嗜食辛辣厚味,情志过极、劳倦内伤,久病或热病之后等。其共同病机可归结为火热薰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以及血瘀阻络,血不循经。急性型多因外感热毒或热伏营血,以致火盛动血,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发病;慢性型肝脾肾虚损为其发病基础,淤血贯穿疾病的始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饮食宜忌如何?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外感邪毒,导致阳热过盛所致;或因饮食不节、情致郁结、正气内伤,或致阴虚。病发时以皮肤粘膜(内脏等)出血为其特点。本病有实热、虚热、气虚等证型。实热型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毒热郁于营血,蕴蒸不泄,热迫血溢所致。症见皮肤出现紫斑、鼻衄、牙龈出血、尿血、便血、月经过多、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饮食宜清凉之品,可以进食绿豆汤、兔肉、田螺、香蕉、甘蔗、橄榄、藕、冬瓜、丝瓜、空心菜、黄花菜、茭白等清解毒热之物,忌食或少食羊肉、狗肉、牛肉、鸡肉、驴肉、雀肉、水龟肉、胖头鱼、黄花鱼、荔枝、杨梅、核桃仁、杏、辣椒、花椒、胡椒、蒿子杆、大蒜、芥菜、榨菜、丁香、茴香菜等性温、辛热之品,以避免发生紫斑连片,使毒热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