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应思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3:06:59
天人感应思想的产生发展高峰,及其衰亡。越具体越好。要有参考文献,不要网页之类的东西。
请各位越具体越好,回答的足够好的话我给加分,不惜一切代价的

天人感应最早是邹衍提出的雏形,是儒生董仲舒发扬光大的,至于为什么出现这种学说,邹衍当初提出五德始终的概念是为了给齐闵王称帝理论支持,所以有了这种学说,当然最终齐闵王失败了,自己去了帝号。

至于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理念则是适应了刘邦的需要,刘邦流氓出身,自古以来称王称帝的都是氏族大家,各国王族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家史,而刘邦完全没有,完全一个地痞出身,这样的人当上皇帝,除了武力以外,必须有理论支持,董仲舒的理论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所以能够成为正统,也为后代的帝王提供了依据,所以才长久不衰。

下面是邹衍和董仲舒的介绍。

邹衍
http://baike.baidu.com/view/69828.html
董仲舒
http://baike.baidu.com/view/19308.html
汉书董仲舒传
http://guoxue.baidu.com/page/babacae9/66.html

至于衰落,古代稳定的政治局面下基本都遵循这个天人感应,就如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一样,而随着科学的进步,上帝都不存在了,我们的天意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中国古代哲学术语。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一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汉代曾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