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划分的标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1:05:01
( )表示春季开始;( )表示夏季开始;( )表示秋季开始;( )表示冬季开始;

天文学上以春分(3月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1日前后)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 中国古籍上多用立春(2月4日前后)、立夏(6月5日前后)、立秋(8月8日前后)与立冬(11月8日前后)作为四季的开始。气候统计上,因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7月份为最热月,故以阳历3、4、5月份为春季,6、7、8月份为夏季,9、10、11月份为秋季,12、1、2月份为冬季。这种四季的分法,较适宜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1934年中国学者张宝坤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提出了另一种分季方法。他以候(每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10℃以下作为冬季开始,稳定上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从10℃以下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从22℃以上稳定下降到22℃以下时,作为秋季开始。 即:候平均气温≤10℃ 冬季10~22℃ 春季≥22℃ 夏季22~10℃ 秋季这种分季方法,可以结合各地的具体气候和农业,故运用得较多。

如按上述方法,则本省广州以南无明显的“冬季”。

(立春 )表示春季开始;(立夏 )表示夏季开始;(立秋 )表示秋季开始;(立冬 )表示冬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