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为了防止冻坏秧苗,夜间往田里注水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7:12:25

因为水的比热大(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摄氏度)
每千克水每升高1摄氏度需要4.2*10^3焦热量
所以,水可以保护秧苗不冻坏

很简单,温度低于零度时,水会结冰。也就是凝固。凝固要放热,从而保护秧苗。

利用水凝固放热,使秧苗附近的温度,不至于将的过低。冻伤秧苗。

不是凝固放热,因为没有人会在这么低的温度下去搞什么秧苗。那秧苗早冻死了。
注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夜间水的温度下降没有土壤快,这样秧苗可以保持在不会冻坏的温度下度过夜间。

夜间温度低,水会结冰。也就是凝固。凝固要放热,从而保护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