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的辩论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9:51:34
尽量多点 有说服性 初二水平的

中学生上网,人体应该离电脑显示器,鼠标键盘等设备7米远,因为纯平电脑的辐射很大,液晶显示器已经屏蔽了辐射,最大的威胁来源于鼠标和键盘对人体的危害,中学上网近视率已经跃居世界首位达到了70%以上。据北京大学康正义教授分析未来5年内这个数字还要提高。

为了避免让未成年人遭到不必要的伤害以及不用受到视力的困扰,强烈建议中学生远离电脑。

远离电脑珍爱生命

中学生接触电脑等于慢性自杀,比抽烟的危害更直接更严重(河北日报)

上网的利:可以了解更多的东西。。弊:沉迷网络,虚拟世界。。。东西太多。太杂。。自己去发挥吧。。。

也不知道你是正方反方??

本人曾经也经历过同样话题的辩论,也是反方。以下是本人提供的参考方向。因为是3年前的思路,数据都要你重新再查了。当年我们胜利了,希望楼主也能胜利。

常见的问题及回答,
1:“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2:用网络来工作是一种趋势。

回答1——“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的主题是“计算机”,是说的电脑的使用普及,计算机技术教育、学习的普及要从娃娃说起。而不是说的网络从娃娃抓起。对方辨友不会不理解计算机的概念吧,难道计算机就等于网络等于上网?如果连这个都没理解就没有辩论的需要了。

回答2——网络工作是很好的。但是前提是中学生。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而不是工作,没长好翅膀的鸟你就想让他飞出去找东西吃,不是要害他么?

关键要抓住你的范围。
“中学生”这个范围一下子能把你拉入有利的范围。
1
从中学生年龄,知识水平,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入手,提出:“思想不成熟,求知但是不能判断知识的真伪,不能理解一些社会事情的利与弊,这样冒冒失失的上网会可能造成“中学生”这个群体受到欺诈。”可以列举数据,列举青少年中学生上网与网友见面受骗的数据。

2从“中学生”的自身心理入手。成长发育的过程,心理也在渐渐开始从童年的单纯渐渐趋近于去了解去接受社会,但是网络鱼龙混杂,会对这个年龄的孩子们产生心理影响。可以列举数据。列举青少年因上网问题自杀,离家出走,偷猛拐骗的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