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史航程”及其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9:27:55
考试题目~劳烦大家帮找一下

据《汉书.地理志》关于汉使航程的记载,自汉武帝肇始,下迄汉平帝王莽辅政止,这一百多年间,已形成由中国雷州半岛出发,经过南海到达黄支以及已程不国的航线,「汉之译使,自此还矣」。大多数学者认为黄支在今印度的东南岸,已程不国则是今斯里兰卡。当时,史书记载,「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黄金、杂缯而往」。看来,使者中不仅有隶属于黄门的中官,而且有应募的商人,他们以黄金、丝绸到印度去交换珠宝和香料一类的物品。不论当时这些货物的来源是否仅为东方印度,或者来自更远地方而于印度中转,均可证明汉使已远航到印度沿岸进行海外贸易。

过去一些学者将中华文明称为「大陆文明」,意谓中国自古以来较重视陆上的发展,与近代西方的「海洋文明」有所不同。然而,当我们沿着古代中国的对外海上交通路线乘风破浪时,必定会对这种说法产生怀疑,并因中华海上交通和海洋文明的发达而目眩,甚至有「晕船浪」的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