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 弊端及如何进行改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2:36:45
就这个问题列一个提纲
快,有高分啊
我要的是提纲,ok?

LZ不会是上电大的吧?我们作业也有这题,别找了,网上根本没有,1楼的根本就是在网上找的,不过这根本不是提纲,还是你自己写吧,我的就是自己写的,不过你可以发百度消息给我,我把我写的提纲给你发过去。

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三拍---即拍脑门(没有科学决策)拍胸脯(向上级作保证)拍大腿(把事情搞砸后)
弊端:大量浪费纳税人的金钱!
如何进行改革:成功的模式西方就有,但我们不可能那样搞。原因大家都清楚!答案是:怎么改革也没用!

一、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

1、经济管理职能广泛而突出;
2、对其负责的事务管理控制程度高;
3、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服务职能较弱;
4、独立性的职权较少;
5、职权与职责相脱节。

二、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弊端:

从市政职能的主体来看,体制上过度集权。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长期以来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管得过多、过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城市政府自然也不例外;从纵向关系来看,中央集权过多,上级政府集权过多,城市政府缺少独立自主权。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这种状况逐渐有所好转,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市政职能的范围和重心来看,职能界定不合理、不科学。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职能范围过大,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如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一些该管的事务则未管好或没有管,如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从纵向关系看,城市政府与上级政府、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事权即职能范围缺乏科学、合理的划分。从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来看,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以多层次行政系统的“条块”和指令性的计划来管理城市事务,管理企业经营,而不是采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和行政的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三、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弊端的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转轨性改革,要求市政职能要有相应的巨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经过了由直接向间接、由微观向宏观、由计划向市场的职能转变之后,进一步地把间接管理具体化,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相结合,市场规制职能与城市服务职能相融合,仍然是市政管理的重要任务。过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