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吃鱼的好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8:08:46

有人计算,500克大黄鱼中含有的蛋白质约等于600克鸡蛋或850克猪肉中的含量。说明蛋白质含量较高。
鱼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与人体组织蛋白质的组成相似,富含优质蛋白质,因此生理价值较高。此外,鱼肉的肌纤维比较纤细,组织蛋白质的结构松软,水分含量较多,肉质细嫩,易为人体吸收利用,对老人、小儿、肝病患者尤为适宜。
据科学家考察,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是全球冠心病和患癌症最低的民族,与他们自古以来长年吃鱼有关。1993年英国新闻处(LPS)第273期医学新闻报道:在鱼类脂肪中含有一种物质叫二十碳五烯酸(EPA)。这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含油多的大马哈鱼(鲑鱼)、沙丁鱼、鲭鱼、鲥鱼、鳊鱼之中。这种脂肪酸熔点低,其消化吸收率一般可达95%以上,不仅有利于肝病患者吸收利用,而且可以防止低密度胆固醇在血管的沉积,阻止动脉粥样化症和冠心病的发生。近年英国一所大学癌症研究室发现:人体肿瘤可产生一种具有类似激素功能的蛋白,这种蛋白经血液到达体内脂肪组织后直接使脂肪组织分解。EPA(二十碳五烯酸)通过直接阻滞这一肿瘤蛋白,使肿瘤患者消瘦的过程得到逆转。提示鱼油成分可能阻止肿瘤生长。
由此可见,多吃点鱼对肝病患者是颇多好处的。但是鱼肉和畜肉不同,其所含水分和蛋白质较多,结缔组织较少,因此较畜肉更易腐败变质,且速度快,有些鱼类即使刚刚死亡,体内往往已产生食物中毒的毒素。因此,吃鱼一定要新鲜

世界上现存的鱼类约2万4千种。在海水里生活者占三分之二,其余的生活在淡水中。中国计有2千5百种,其中可供药用的有百种以上,常见的药用动物有海马、海龙、黄鳝、鲤鱼、鲫鱼、鲟鱼(鳔为鱼鳔胶)、大黄鱼(耳石为鱼脑石)、鲨鱼等等。另外,还常用作医药工业的原料,例如鳕鱼、鲨鱼或鳐的肝是提取鱼肝油(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主要原料。从各种鱼肉里可提取水解蛋白、细胞色素C、卵磷脂、脑磷脂等。河鲀的肝脏和卵巢里含有大量的河豚毒素,可以提取出来治疗神经病、痉挛、肿瘤等病症。大型鱼类的胆汁可以提制“胆色素钙盐”,为人工制造牛黄的原料。 为什么常听说吃鱼会变聪明?其实是有科学根据的。鱼类所含的DHA,它们在人体内主要是存在脑部、视网膜和神经中。DHA可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婴儿尤其需要此种养份,促进视力健全发展;DHA也对人脑发育及智能发展有极大的助益,亦是神经系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