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形势下,作为拥有20万平米自有资产的房地产公司,该如何进行资产保值或增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7:36:02
该公司目前拥有一座写字楼,没有销售完毕,正在建一个广场项目,包括两限房,商场、酒店等,在平谷区有储备地,公司自由资金为10亿。
请问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进行资产管理?

房地产企业资产风险控制的要点

在即将到来的2009年,中国房地产业面临宏观金融政策加速紧缩,税收“民松企紧”的趋势,房地产市场投资下行是必然趋势,企业自身面临“生死转型”的更大“拐点”,如何做好风险控制,是急需大家探讨的。需要做到:

1.检查身体,对症下药。房地产企业首先要冷静下来,通过经营班子、咨询顾问、董事会的集体问诊,看看企业到底是“拉肚子”,还是“肠梗阻”,还是“肝硬化”,以便对症下药。中国房地产企业现金流的巨大压力,反映了这个行业和企业的不够成熟、不够理智、不够理性。在一切不确定下,就是紧抓“现金流”这个核心。把“应收账款和存货矩阵”放在各级干部的首要任务,在市场变现、压低成本、减少分配、股权融资、债务重组,甚至并购和出让等方面,加速企业土地、半成品、成品及库存变现,缩小固定投资,提升现金流。为了现金流,一切都可抛。

2.节约用粮,紧缩过日。房地产企业因为有“暴利”,养成了“豪迈花钱”和“不吝成本”的臭毛病,豪强、精英和官员都在一场长达十年的饕餮大宴中挥霍了太多。今天,房地产将面临高成本运营的时代。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严格项目投资管理、采购招标管理、工程施工管理和监理、减少特支及行政费用、营销及财务费用控制等,极大压缩运营成本。压下去3%~5%,就是企业的一线生机和复兴的希望。有限的现金流是企业活下去的根本。这是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一场生死考验,也是提高房地产企业素质的一场力量和意志的角逐。优胜劣汰,为了明天活下去,房地产企业必须做出最彻底的牺牲,从良务实。

3.适者生存,勇者无畏。企业生存的环境变了,企业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就要加快变革。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英雄主导企业”、“政府主导市场”的时代结束了,市场化的权重越来越大,政策中性化规制化的权重越来越大,对企业的要求更高。

但房地产行业也面临市场利好的一面,这就是房地产的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房地产要素市场的市场配置将驱使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向社会平均利润率靠拢。企业必须谦虚谨慎,认真调查研究,搞好合作和联合。不能再靠老板个人拍脑袋做事。要考虑建立更加均衡、更加适合企业能力的开发区域和产品,找到自己在新的生态产业链中的角色和定位,细分市场,做好产品,做出精品。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