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文化、风俗、特色产生了戏曲这门独特的艺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2:59:36
举例:汉语言的韵律美形成了戏曲中韵白的形式。
儒家的中和之美形成了戏曲的美学积淀。

类似这样的,大家帮我想想。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传统各门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从诗歌中引进了“意象”“意境”“趣味”等;从绘画中引进了“神似”、“形似”“虚实”等;从小说中引进了“真假”等。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
  戏曲产生于民间,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窗花剪纸、纸扎糖塑、服饰刺绣、泥人、葫芦雕刻、建筑彩绘和雕刻等,都有戏曲人物形象,其中戏曲脸谱艺术也是经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怎么把道家忘了?道情戏。现在常说的道具这个词,好像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