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1:18:27
急需,从语音,声调方面考虑

难懂的南通话
南通,地处我国黄海南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三面临水,一面靠陆,状如菱形半岛,南与苏州市及上海市隔江相望,西与泰州接壤,北与盐城接壤。南通市区一带以前为江口海域,南北朝时才始成沙州。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和交通条件的落后,南通在古时候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境地。
流传于今南通市区(除开发区)及通州市中西部地区的南通话的形成要追溯到隋唐之际。那时候,南通的主要人口构成是来自东西南北的流民兵丁等,各地带来的庞杂的语言因素在这里杂糅生根,可以看成是南通话的雏形。现代南通话归属于江淮方言(北方方言),但具有较浓厚的吴语色彩,是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过渡方言。
南通话语音上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不分平仄一律读成送气清音,根据这一点把它排除在全浊声母保存完好的吴语之外。这一特点和附近的泰州、如东、如皋、兴化、东台等地方言类似,所以把这一带方言划为江淮方言(江淮官话)的通泰片。但实际上南通话与通泰片的其他方言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主要是韵母方面。
[编辑本段]南通话主要特点
1、古全浊声母遇塞音、塞擦不分平仄一律送气。而普通话和扬州等地方言(江淮方言洪巢片)仄声不送气。比如在古汉语里面同音不同调的“瓶”“病”和“同”“动”两组字,“瓶”和“同”是平声,普通话就念成“ping”、“tong”,“病”和“动”是去声(属于仄声),普通话就念“bing”、“dong”,和“并(合并的并)”、“冻”同音。但是在南通话里,他们仍然是同音不同调,“病”和“动”也是念成“ping”、“tong”,和“并”“冻”不混。同理,“舅”“就”念成qieu,“毒”念成“toq”,“袋”念成“tae”等等。这可以说是南通话等通泰话最明显的特征。
2、麻开三读a或uo,比如说“车cuo”“遮zuo”“蛇suo”“写xia”“斜qia”“姐jia”等字。
3、咸山摄覃韵以及见组开头一等字也分成an和un两个韵,比如“官gun”“干gun”“卷jyun”“蛋tan”“先xin”“天tin”“欠qin”“现xin”。南通话里“敢gun”和“管gun”同音,而洪巢片(扬州)咸山摄覃韵以及见组开头一等字也读an,所以 敢gaen与管gun不同音。
4、南通方言具有7个声调,除了上声外,其余平去入各分阴阳。而江淮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