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女娲造人想到了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9:14:11

由“女娲造人”所想到的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我指导四班的学生学习袁珂的神话《女娲造人》。课文是根据《风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而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像,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的气息。

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将课文与《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内容相比较,理解作者是如何展开丰富的想像,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能找出作者想像丰富的地方:女娃为什么造人,怎样造人,怎样造更多的人,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想像大胆、真实而合青合理。在刻画女娲的时候,作者又赋予了她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从而使想像内容既显“神威”,又合人情事理。

学生喜欢这篇课文,它如一条不断流淌的小溪,一路唱着欢歌不断前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生命初创的原始世界中,感受着人类诞生后的欢欣和喜悦。

学生感受了美丽的故事和作者丰富的想像之后,有的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女娲是个什么人?”我想,女娲的形象丰富,孩子们很喜欢的。不如换一种说法:“你喜欢女娲?你喜欢她什么?”正如我所料,问题一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的说:“我喜欢女娲的聪明”;有的说:“我喜欢女娲造人,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的生机”;有的说:“我喜欢女娲的勤劳、智慧、伟大”……两个平时成绩很差的学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我喜欢女娲,她聪明、肯动脑筋、富有创造性。”“女娲善于创新”。说得多好呀,“富有创造性”,“善于创新”。是的,地球上没有人类,是女娲看到自己的容貌而发明造人的;造人太辛苦了,她不断地总结,开始是用黄土泥捏人,后来太疲倦了,就想到用藤条挥泥浆造人。为了解决人类的延续问题,又把泥人分成男女,让他们成对配合,自己延续后代。这就是创造性劳动创造出的奇迹。

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也看到了学生的创造性。书上没有写,我也没有给学生引导,而说出这个答案的竟是所谓基础差的学生。我在教上届的学生时就有明显的感觉,有时成绩好的学生没有成绩差的学生的思维开阔。有人说:“创造性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有的继承特质,创造性是非经验性,无以传授的方式获得。创造的潜能是唤醒、激发和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单纯的依靠训练,它就像种子一样,需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