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青铜器的风格演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5 08:34:59

在我国,古史所记“夏铸九鼎”的传说,大概是打开青铜时代第一页的标记。夏文化虽仍在探索中,但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即是夏代晚期。青铜器伴随着早期国家的确立而出现,自然就成为王权的象征。传说夏鼎历商而周,每当王朝改易,鼎便移于新主。春秋时期,王室衰弱,楚子过周境,问鼎之轻重,则其凯觎王权之心,路人皆知。

  二里头文化以后的商代青铜器,可分为二里岗期和殷墟期两大阶段。为适应其神权统治,需要进行大量繁复的祭祀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青铜祭器是神坛上的重要道具,因而此期青铜器铸造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体积厚重、纹饰神秘庄重的青铜器大量涌现,形成了我国青铜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商代前期青铜器直接继承着二里头文化的若干特点,比如容器都是薄胎的。但与二里头青铜器相比,商代前期青铜器的器种显著增多,如食器有鼎、鬲、、簋,酒器有爵、角、、觚、尊、卣、壶、水器有盘、盂等等。在形制上有不少特征,容易判别,如鼎多锥足,爵、平底,觚体粗矮。

  这个时期青铜器的纹饰,还没有作为图案衬地的花纹,即所谓地纹。纹饰大多作带状,并常见弦纹、兽面纹和夔龙纹。兽面纹的线条圆转流动,很有特色。在带状兽面纹上下夹以联珠纹,则是当时流行设计。

  铭文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青铜器上开始有了仅几个字的,以象形为特征的族名金文。

  商代后期,青铜器胎壁都较厚,器物种类进一步增多,而且有造型多样化的特点。纹饰内容丰富,变化更加突出,不但流行通体满花,绝大多数使用云雷纹作为地纹,以填充主题纹饰外的空间,而且还出现了在图案上重叠加花的所谓三层花。于是在青铜器上形成了富丽繁缛之风格。

  迄今发现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殷墟吴家柏树坟园出土的后母戊(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这件巨大的青铜鼎表现了商朝后期的发达和人民的创造力。

  商代后期青铜器不仅有发达的礼器,还有众多的兵器和乐器。青铜兵器包括用于远射的青铜镞,扁平凸脊双翼。用于格斗的戈,分曲内、銎内、直内三式。垂直装,可以横击,啄击和钩杀。矛为刺兵,扁体、中脊、侧刃(图7)。直体翘首的大刀,单面侧刃,是用于劈砍的兵器。钺多用于刑杀,多有威武生动的纹饰,是权威的象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