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名字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9:06:59
陆家嘴 地名的由来?谁知道?是不是和陆姓有关系?

浦东陆家嘴,现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改革开放的象征。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和两位古老的上海人连在一起的。这两位
上海人便是明朝的大文学家陆深和他的夫人梅氏。

据上海地方志记载,迤逦而来的黄浦江在这里拐了
一个近九十度的大弯,留下了一片突出的冲积滩地,从浦江之西向对岸眺望,这一块滩
地犹如一只巨大的金角兽伸出脑袋张开嘴巴在这里饮水。在这一块滩地上,由于陆深的
旧居以及陆氏的祖茔都建在此,因此称之为陆家嘴。

陆深字子渊,先祖是汴梁人,随宋室南迁移居上海浦东。他生于明成化13年(公元1
477年),弘治18年(1505年)考进士,中二甲第八名,进翰林院。他学问很好,但脾气
倔。曾因得罪大太监刘瑾被嫡放外任,一直到刘瑾伏法之后才重新回到翰林院,以后担
任过四川布政史,嘉靖16年(1537年)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告老回乡后,在浦东旧居
后乐园中用土堆起了一座小山,名俨山,并以此自号俨山。嘉靖23年即1544年去世,享
年68岁。

陆深著述颇丰。著有《俨山集》、《俨山外集》、《维封日记》、《蜀都杂抄》、
《古奇器录》等,他的书札有明人小品的神韵,极受后人推崇。他的书法功力很深,飘
逸俊秀,一直被藏家所欣赏,至今上海博物馆还珍藏有他的作品。陆深的旧居后乐园虽
然早已泯灭,但陆家宅、陆家嘴的称谓却永久地留传了下来。

陆深的夫人梅氏同样是一个很值得人们纪念的上海人。

明朝中叶,上海地区最大的祸害便是倭寇。上海原来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几百年
来从没建造过城墙,连县衙也造得十分简单。嘉靖年间,倭寇屡屡来犯,烧杀抢掠无恶
不作。上海百姓在百般无奈之中决定筑城御倭。嘉靖32年,上海士绅顾从礼上书朝庭,
要求修筑城墙。朝庭回复:筑城可以,但没有钱。上海百姓决定自己出地、出钱、出力
修筑城墙。首议者顾从礼捐米4000石,一时捐款如雪花,其中捐资最多的便是陆深的夫
人梅氏。此时陆深已经去世,而她居住的浦东陆家嘴并非倭寇入侵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