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哲学达人帮帮小弟解一下几个哲学问题..答案越详细越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0:12:06
问题如下: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含义及派别
2,运动与静止的观念
3,联系的客观性
4,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5,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6,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特征
7,马克思主义能动的反映论
8,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9,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10,经济基础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重要性
11,商品使用价值中的特征性
12,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选择性与历史趋向的关系
13,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1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的两面性

问题多了点 ..哈哈..还请大家多多帮忙!!
我把我全部的积分都拿出来悬赏..

1、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局限性: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优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识,感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2、运动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离开物质谈运动——主观唯心。
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静止是特殊的运动。

3、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

4、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它,一旦违背,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