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中的教学设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2:46:13
教学设计要求有前期分析,目标编制,策略设计,评价方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张恩权
  一.教学设计思想:“信息与信息技术”是初一新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这一课的重点是信息概念的形成。如何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因为信息这个名称虽然平常大家都经常听到,如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爆炸等等,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学生就讲不清了,而且信息这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必须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再由信息过渡到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决心。因此,这节课我一开始就设问:“我们这门课叫什么名称?”,突出信息技术课中的“信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关键词。然后从学生感兴趣的一幅图片、一段录像入手,让他们说出从中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引出信息的概念,“一切存在都有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及方式的表征”。接下来给出两个生活中的应用题,让同学们讨论怎样去获取有用的信息去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重要性。由此引出“信息技术”这个概念。“信息技术是指能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最后让学生完成作业“信息技术与中学生学习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初一新生来自十中周围多个小学,一般都从小学三年或四年级起学过信息技术课,因为小学教学条件的差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三.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3、通过“信息”和“信息技术”概念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信息概念的本质特征
  六.使用教材:《信息技术》初中版第一册
  七.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
  八.课型:新课
  九.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小组讨论、研究式学习方式。
  十.教学评价:能够了解到信息的含义,在讨论话题中能和同学进行讨论、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完成作业时能够从多种途径(如上网、课本等)去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并与自己的学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