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第一谋士应该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20:13:52
魏国、蜀国和吴国的谋士分别是
对建国发挥重要作用的谋士

魏国 郭嘉
蜀国 诸葛亮
吴国 张昭

蜀国:诸葛亮 庞统 法正 姜维 李严
(姜维、李严如果不算谋士,黄权、马良补上;其实,如果姜维、李严不算,诸葛亮也不能算,那就再加上蒋琬;另外,董允、费袆、刘巴、邓芝等可为替补)

魏国:郭嘉、贾诩、荀彧、荀攸、程昱
(魏国能人很多啊,还有司马懿、蒋济、刘晔、满宠、戏志才、娄圭、钟会、邓艾、陈群……,都很强的)

吴国:张昭、鲁肃、陆逊、周瑜、吕蒙
(丁奉,程普,诸葛瑾,顾雍,张纮、徐盛、陆抗、诸葛恪……江东才士也很多)

楼主说的是三国鼎立之后吗??

所谓现代“谋士”,是指那些为国家立法、行政以及相关决策活动,提供个人智力成果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人。一般来说,他们具有“仕”的背景,没有“官”的身份。
谋士(谋士)
设谋献计的人;有智谋的人。《墨子·号令》:“县各上其县中豪杰若谋士、居大夫、重厚口数多少。”《史记·李斯列传》:“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齎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谋主(谋主)
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析公奔晋,晋人寘诸戎车之殿,以为谋主。”《后汉书·苏竟传》:“ 延岑护军 邓仲况 拥兵据 南阳 阴县 为寇,而 歆兄子龚 ,为其谋主。” 宋洪迈《容斋三笔·记张元事》:“ 张吴既至夏国 ,夏人倚为谋主,以抗朝廷。”
谋士指的是运用巧妙的或狡猾的计策而完成某一事业或得到某一结果的人, 也用于指有智谋的人.

真正的谋士必须具备一项“人”所不具备的能力——谋天下的能力

故而,真正能称得上谋士的,
蜀国 为 孔明:隆中对是最有影响力的军事战略
魏国早在群雄割据时,荀彧和郭嘉都提出过 挟天子令诸侯,然而据易中天老师的解说,荀彧还是为了汉。郭嘉对于 统一北方最大功劳。
魏国第一还是郭嘉
吴国 周瑜 提出“二分天下”策略;又提出与刘备“平分天下”策略
真正影响一方势力政治、军事、前进方向的是 “看天下”的战略思想。

而大家大多只考虑一些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