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新闻失实的典型案例,请看清是新闻失实,而不是虚假新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2:30:50
我要的是新闻失实的案例哦~~我毕业论文本来是论新闻失实的原因与防范
,从“纸馅包子”事件说起,但是答辩时老师说纸馅包子事件是虚假新闻,而非新闻失实,所以现在急需新闻失实的典型案例~~~~

纸包子事件 据查貌似是记者个人杜撰的 所以是虚假的 不存在的 而失实是存在的新闻 但内容虚假 失去真实
在网上查,2006年发生的教育新闻失实事件主要有四件。

2006年5月17日,中国青年报[作者]蒋韡薇《渝大女生成南大形象大使系假新闻报道多处失实》:南开大学指出《重庆晚报》的报道存在多处失实:对于兰花同学身高、所学专业等基本信息描述均有错误。负责大赛评选的老师,无人接受过记者采访,而对于兰花大学期间的描述更是纯属虚构。兰花的同学杨丽说,没有记者就那些问题采访过她。此次评选网上投票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而该报道竟说有一个多月。兰花同学最终得票数排名第二,且票数为4129票,与该文所称相差甚远。经查,2006年5月9日重庆晚报(记者 陈寒星)《渝大女生成南大形象大使》:内容是一位名叫兰花的女博士生,“身高1.68米,是学校公认的美女;她学习成绩优异,现在是南开大学的形象代言人”。 记者特别在文中强调,采访了南开大学负责此次形象大使评选的老师:“学校的形象大使不是选美比赛,我们注重的是才貌双全”;“全校学生公开投票,经过一个多月的评选,兰花以1554票的绝对优势当选”。报道进而披露“女博士不再是灭绝师太”。
2006年8月16日20时15分 教育部网站《教育部:菏泽“高考分数公然叫卖”报道严重失实》:针对前不久许多媒体纷纷登载的《菏泽爆出咄咄怪事,高考分数公然叫卖》报道一事,日前,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这位发言人指出,该报道刊出后,教育部高度重视,即要求山东省教育厅和省考试院迅速调查处理。山东省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菏泽市及单县、曹县公安、监察、教育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报道内容进行了核查。调查结果表明,这则报道严重失实。2006年6月30日 齐鲁晚报(记者王振国 鲁超国)《山东菏泽买卖高考分数 理科630多分卖25万》。针对上述失实报道,7月10日,最早刊登这则报道的《齐鲁晚报》对“菏泽高考卖分事件”作了后续报道,指出6月30日报道中反映的问题,实际上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家长的升学追求,涉嫌进行的诈骗行为,并说明报道有不实之处,有关采编记者也承认了错误并作出书面检查。
2006年10月18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教育部声明:明年举办美国高考消息属失实报道》:针对近日诸多媒体报道的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