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金融危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2:32:56
如何用哲学的相关观点观点分析金融危机?如何融入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质变与量变等观点?

简单提示,具体的请自己思考后作答。

1.联系的观点最主要体现在这次金融危机的规模上。从华尔街扩散至全世界的金融海啸恰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这说明世界各国的金融乃至经济是紧密联系的,无论是所谓中心还是普通节点,终是彼此丝丝相扣,不可分割。

2.对矛盾观点的应用是最核心,也是最多面的。比如,可以应用“矛盾体双方对立统一”说明金融繁荣与金融萧条本是相克相生,你中有我,只不过不同的时期二者充当的主次角色不同。因此,再繁荣的经济下也有通胀、通缩各种‘小萧条’,而再大的萧条中也始终有繁荣与发展,比如此次危机中中国的居民消费。正所谓“病树前头万木春”。

可应用“矛盾转化”说明为何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可以从繁荣金融市场、优化民生的一个普通衍生品一跃变为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

另外,“这次金融风暴是由内因和外因引起的。内因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持续多年的泡沫;外因是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走强使美圆贬值,美国经济开始滑坡。”(参考: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8903040.html?si=4

3.“量变与质变”是事物辩证发展的形态与过程。对它的应用相对直观,主要体现在在金融危机的形成过程与后果上。--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借证券化手段由商业银行向整个市场转移,并借金融杠杆不断得以放大,终至积劳成疾、病入膏肓、积重难返。金融遭遇大萧条,实体经济受损甚至垮台,全球金融市场的信心跌入谷底。

对金融危机的分析和反思在最后可以归结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永恒的。方向总是向前或上升的,不过道路总表现为波动或螺旋式的曲折。”毕竟,每次金融危机其实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次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与利益重组罢了。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终究不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PS:马哲的各个原理间也有着紧密联系和呼应。比如“量变引发质变”、“事物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以及“主次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次要方面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