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得了赤皮病怎么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9:03:20

出血性腐败病——又称赤皮病、赤皮瘟。
[病原体] 为荧光极毛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 为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明显,背鳍或全部鳍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组织也被破坏,呈破烂的纸扇状(又称蛀鳍);有时病鱼的上下颚和鳃盖部分充血,现块状红斑,有时也充血发炎。在鳞片脱落处和鳍条腐烂处往往长有水霉。此病流行区域比较广,且终年可见,常与烂鳃、出血症并发。当鱼体受伤时,致病菌乘机侵入鱼体,容易发生此病。当冬季水温极低时,鱼体皮肤也会因冻伤而发生此病。
[治疗方法] 可用1%食盐水,或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唑酮,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浸浴。

1)尽量不要使鱼体受伤。(2)鱼种放养前,用5~8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溶液或2~5克/立方米的土霉素溶液浸泡消毒。(3)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克或漂白粉1克化水全池泼洒。(4)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氯异氰脲酸钠0.3克或双链季铵盐0.2~0.5毫升对水全池泼洒。(5)配合喂服磺胺类药物,每100公斤鱼体重每天用5~10克药拌饲料投喂,连用6天

购进鱼时消毒不彻底,水源处理不得当,没有及时清除剩余饵料等是鱼得病的主要原因。,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体内外同时用药,体外用药一般使用漂白粉、漂白精等含氯制剂,自体一般用氟哌酸或磺胺类药物制成药饵投喂。
由于鱼生活在水中,得病后不易被发现,病情较重时,鱼摄食也很困难,这样,就大大影响了疾病治疗效果。因此,投饵的时候,不要把残饵放在鱼池里,要定期捞出来,对于饵料台要进行定期消毒,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或半个月用半斤漂白粉对饵料台泼洒消毒。

捞出来 扔了 不要救 因为根本就救不了 我养了7年的鱼 用了很多方法都没用
如果你舍不得仍 那么给你其他的鱼带来不便那就得不偿失了

挖坑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