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诗句不知道什么意识 能否把大概意识告诉下好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3:08:23
湖外青青大涤山,写来寄去浑茫间,不知果是余杭道,纸上重游老眼闲

大涤山是令人景仰的抗清英雄黄道周的故地。黄道周是南明朝廷礼部尚书。早年曾在铜山孤岛石室中读书,因号石斋。南京失守后,黄道周与程邃等人啸聚山林,回到他从前开坛讲学的大涤山,谋求复明大业。然而壮志未酬,往江西征集军队行至婺源时为清兵所浮,后在南京遇难。
  这里牵涉到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石涛的气节。对石涛在南京扬州两次接驾,并且做诗歌颂新朝颇有微词的,首推黄宾虹和石涛研究专家郑拙庐两先生,认为石涛是明朝王孙,早已削发做了和尚,却两次接驾,歌颂新朝,这样变节行为,是不能原谅的。其实这是对石涛的苛求。石涛与朱耷,渐江的情形不同。朱耷和渐江的人生际遇如出一辙,都是因为清兵入侵才断送了他们铺满鲜花的前程,他们对清王朝的敌视如同水火不融,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仇恨。石涛则不同,明亡时石涛仅三岁,国破家亡的痛苦,无法感触,但自己是明代遗民,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潜意识中对满清的抵触情绪,在内心深处无时不在滋长。比起那些贰臣,石涛要清白多了,毕竟,他没有去清廷为官,岂止如此,他用了这样两个世人皆知又让人费思的古怪别号:苦瓜和尚,瞎尊者。苦瓜何解?石涛双目明亮,何称瞎尊者?传说版本很多。较流行的说法是:苦瓜者,皮青,瓤朱红,寓意为身在满清,心记朱明;瞎尊者,失明也,寓意为失去明朝。失明之人,岂有不想复明之理?!
  因而,当石涛路过大涤山,听到了抗清英雄黄石斋的故事,凭吊了黄氏讲学的石公坛遗迹,他心中骤然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对故国的怀念,对失去了的家园的无比依恋与渴望。这种故国情结深深地埋藏在石涛的心底,伴随他一生,越到晚年,这情结越浓烈。无法排遣之际,不得不付诸笔墨,把早年拜谒过并且藏于心胸的大涤山描绘出来。我们在今天欣赏这幅作品时,依然会感到大涤山非同寻常的气势,感到画面上苦瓜和尚,瞎尊者这两方钤印异常醒目。从此之后,石涛便有了另一个具有非常意义的别号:大涤子。石涛是清白的。

诗人身在美景其中却发不出感慨,感觉自己江朗才尽了,又为没有收到朋友的问候而感觉悲哀

指的是一封信寄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