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与毛泽东的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8:04:15

  1. 一共战斗的革命同志。

  2. 诗友。

  3. 被领导与领导关系。

    毛泽东在党内与人往来坚持以公务论但对陈毅有工作之外的“诗交”。
    辛亥革命后,新的政治思想传入过去十分闭塞的四川,使陈毅这样的青年开始走向探求真理之路。
     陈毅在青年时代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由追求新文学———新诗、新小说,进而追求革命真理,又在时代大潮推动下走上了军事家、外交家之路。然而,他毕生从来没有舍弃对诗词的爱好。
    毛泽东曾说过:“陈毅的诗豪放奔腾,有的地方像我。陈毅有侠气,爽直。”其实,他们二人所走的道路十分相似,诗词已成为两位伟人产生心灵交映的重要媒介。
     毛泽东在党内与人往来坚持以公务论。但他对陈毅有着工作之外的“诗交”,并帮其改诗。他们二人多年间诗词唱和,其内容都充满了惊天地、泣鬼神、傲视一切艰难的豪情壮志———不同于古今其他文人墨客的作品,是伟大的革命家在斗争过程中的抒情言志。
    这段历史佳话恰恰向人们证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革命情怀相结合,才能奏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雄浑旋律。

    1969年10月20日,陈毅和夫人张茜坐火车来到石家庄,被“软禁”了将近一年。1970年7月,陈毅感到腹部隐痛,并伴有腹泻,厂医开了止痛片,但不见效。上庐山参加九届二中全会后,陈毅提出到北京看病,没有被批准。他回到石家庄后,腹痛加重,血压升高,夫人张茜不得不给周恩来写信。在周恩来关照下,陈毅回北京住院,又匆匆出院。直到1971年1月,因剧烈腹痛,陈毅再次入院,被诊断为亚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发现是结肠癌,并有局部转移。经周恩来安排,陈毅转到北京日坛肿瘤医院,由院长吴桓兴亲自治疗。到4月下旬,陈毅的病情有所好转,每天可以看书,翻阅《参考资料》,也能在院子里散步。

    9月,由**安排,陈毅从中南海搬到北新桥永康胡同7号。9月21日,听“九一三”事件的传达,以后连续几天参加中央召开的老干部座谈会。陈毅拿着自己在医院写的几行提纲,一口气讲了两个多小时。第二天又讲了一上午。刚讲完,一股鲜血从鼻孔冲出来,从此再也没有下床。11月6日,陈毅的病情突然恶化,不能进食,只能靠输液维持。11月下旬,陈毅住进北京日坛肿瘤医院。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