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恒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7 02:25:20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其次是半人马座比邻星,它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4.22年,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一定的地点一般人用肉眼大约可以看到 3,000多颗恒星。借助于望远镜,则可以看到几十万乃至几百万颗以上。估计银河系中的恒星大约有一、二千亿颗。恒星并非不 动,只是因为离开我们实在太远,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特殊方法,很难发现它们在天球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 代人把它们叫作恒星。基本物理参量描述恒星物理特性的基本参量有距离、亮度(视星等)、光度(绝对星等)、质量、直径、温度、压力和磁场等。

  测定恒星距离最基本的方法是三角视差法,先测得地球轨道半长径在恒星处的张角(叫作周年视差),再经 过简单的运算,即可求出恒星的距离。这是测定距离最直接的方法。但对大多数恒星说来,这个张角太小,无 法测准。所以测定恒星距离常使用一些间接的方法,如分光视差法、星团视差法、统计视差法以及由造父变星 的周光关系确定视差,等等。这些间接的方法都是以三角视差法为基础的。

  恒星的亮度常用星等来表示。恒星越亮,星等越小。在地球上测出的星等叫视星等;归算到离地球10秒差距 处的星等叫绝对星等。使用对不同波段敏感的检测元件 所测得的同一恒星的星等,一般是不相等的。目前最通 用的星等系统之一是U(紫外)、B(蓝)、V(黄)三色系统;B和V分别接近照相星等和目视星等。二者之差就是常用的色指数。太阳的V=-26.74等,绝对目视星等Mv=+4.83等,色指数B-V=0.63,U-B=0.12。由色指数可以确定色温度。

  恒星表面的温度一般用有效温度来表示,它等于有 相同直径、相同总辐射的绝对黑体的温度。恒星的光谱 能量分布与有效温度有关,由此可以定出O、B、A、F、 G、K、M等光谱型(也可以叫作温度型)。温度相同的恒 星,体积越大,总辐射流量(即光度)越大,绝对星等 越小。恒星的光度级可以分为Ⅰ、Ⅱ、Ⅲ、Ⅳ、Ⅴ、Ⅵ、 Ⅶ,依次称为超巨星、亮巨星、巨星、亚巨星、主序星 (或矮星)、亚矮星、白矮星。太阳的光谱型为G2V,颜 色偏黄,有效温度约5,770K。A0V型星的色指数平均为零, 温度约10,000K。恒星的表面有效温度由早O型的几万度 到晚M型的几千度,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