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在物理学的应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8:16:09
是用来写毕业论文的,希望给点具体的资料,越具体越好。

力的概念最初是具有人类自身生物学意义上的,类比地面物体的推一推动一动是力所致,所以人们总是以人为力去理解自然力。物质世界是以自然力而运动着的,然而我们却用人为惯性机械论的思想观点去类比对待自然界显然是不妥的,力被定义为“引起物体运动变化的东西”,只不过是人们对于司空见惯了的事实发生了某种误会而已。问题是自然界所能产生类似机械运动的自然惯性现象的机理本质原因是什么?它们在实质上是有区别的,不能用完全类比统一等同的方法来对待。

目前我们的物理学是以力学为基础的学科,现在的物理学仿佛一切都可以归结为力学,即把一切力学定量化后完全用数学描述。力的多义性歧义性:化学亲和力、引斥力、免疫力、抵抗力、活力、生命力、权力、影响力等,仿佛一切都成了力学范畴。历史的传统似乎以世界的机械图像为物理内容的,是在这个力学框架下发展演变的。人类的眼能看、耳能听、鼻能闻、口能尝、脑能思等功能属性,用人为机械主义物理学岂能解释得了的?力是什么?我们却无法解释。

力学的目的是计算力的大小与速度、位移等,而力则只能解释运动中的动量、速度、距离位置变化。从应用的角度来对待力是有效的,力学不能揭示自然本质,从认识的角度来对待力的概念严重地混淆了人们的视线。混淆人为力与自然力的关系才会引起认识不清,所以才不知自然力是怎么回事。只看见物体位置变化的运动,于是误以为是力的作用推动的。却看不见物质形态变化就是物体位置变化运动的原因。

虽然自然力与人为力在测量的结果上都是相等的,但是产生它们的原因都完全是不相同的,在坐标变换下是不变的,在纯数学作用下完全抹杀自然中所有的区别性,这更是数学所无法揭示或进行解释的,只能在相对人为性的坐标系内有意义。目前只知道力的作用不知道力的原因或来源,实际上自然运动的里面已经包含了运动的原因。

空气是自然当中一个最重要的物质概念内容,可是却被物理学忽略了不予考虑,物理学已经脱离了赖以存在着的物质性意义。自然力不应该是超越于物质或空间气体物质的抽象的概念,自然力恰好相反是物体的内部与外部气体的相互作用的变化引起的。力的概念不能确切地反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对力学自然观的本体解释非得从物质性开始不可,因为它是一切自然运动的原因,力使物体运动与物质变化产生力完全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