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才疏,不懂北宋词人柳永写的《八声甘州》内容是与“甘州”有何关联?词义并无体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3:19:10
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八声,但后以甘州为名作何解释?请高人点拨

八声甘州,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慢词。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词语》以柳永词为正体。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后片五十一宇,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韵。亦有在起句增一韵的。前片起句、第三句,后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领句字。另有九十五字、九十六字、九十八字体,是变格。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

也就是说,研究一个事物,要从它的本源开始;你的问题的本源在于唐代的教坊,所以你如果想考察宋代的这个问题,你首先要明白上面的相互关联。

八声甘州,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慢词。

意思就是甘州是词牌名,八声是词的曲调韵律特点,八声甘州表明的是词音乐方面的特点,非内容方面。

八声甘州是词牌名

八声甘州,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慢词。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词语》以柳永词为正体。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后片五十一宇,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韵。亦有在起句增一韵的。前片起句、第三句,后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领句字。另有九十五字、九十六字、九十八字体,是变格。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

甘州又称张掖,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掖的叫法是因西域开通后,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自古,张掖与武威就并称“金张掖,银武威。”甘肃的甘字就取自“甘州”的“甘”武威则古称“凉州”
对于词牌名,张掖有《八声甘州》《甘州子>等,关于武威,则有《凉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