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实战案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1:51:12
哪位朋友可以提供TOC在项目管理中的实战案例的?多谢了
找了,可能是偶不大擅长搜索,没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部分企业TOC应用案例
  案例一,福特汽车公司
  生产时间 (由发放物料至产品付运)
  实施改善计划之前:10.6天 ;
  实施JIT两年后:8.5天 ;
  实施TOC一年后:2.2天 。
  TOC取得的其他成绩:
  客户满意率提升了75%;
  反应及学习速度快了三倍;
  能腾出超过20%厂房面积,供引进新生产线之用;
  设备的投资减少25%;
  安排生产排程,由16天减至5天,再减至1天。

  案例二,波音飞机公司印刷电路板中心
  波音飞机公司印刷电路板中心每年供应四万块印刷电路板给波音公司的商务、太空及国防生产线,产品种类多而且复杂,批量小,每个工序需要作频繁的转换。
  印刷电路板中心的主要问题是:
  准时交货率只有60至65%,不合格;
  损耗率达三成半,不合格;
  订单需要不断跟催。
  该公司运用TOC思维方法及“鼓–缓冲–绳子”(Drum-Buffer-Rope),达到以下成绩:
  损耗率减至3% ;
  生产时间减少了75%;
  有效产出增加了一倍;
  准时交货率大幅提升。

  案例三,洛克兰特制造厂
  洛克兰特是一家每年营业额1000万美元的企业,位于美国宾夕凡尼亚州百德福市,专门生产重型建筑机械配件,实行TOC两年所赚的钱,比之前十年所赚的还要多。
  洛克兰特的产品种类多,客户通常是单件购买,每件都需要独特的配件或横轴,在这一行业,出货速度极为重要,他们曾尝试多储备成品及半成品及其他方法以节省生产时间,但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在旺季,生产时间往往愈拖愈长,客户怨声四起,纷纷施压跟催,生产计划往往被一些突然告急的订单打乱,员工手忙脚乱,不知何去何从,这混乱当然导致时间和物料的浪费。
  参加了高德拉特学会举办的TOC生产管理课程后,公司开始实施“鼓–缓冲–绳子”的运作模式,找出装配部就是他们的瓶颈,于是设立有关的缓冲等等。
  TOC实施后两个月,有效产出就已增加25%,在制品库存就减少了35%,在18个月之内,他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