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伪主义方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1:31:25
证伪主义方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英国哲学家K.波普尔创立的科学哲学理论。波普尔从反
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理论看作是普遍命题,认为科学理论不断通过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而被证实,但个别的经验事实都能证伪普遍命题,即如果根据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假的,其前提必假。在他看来,一种理论所提供的经验内容愈丰富、愈精确和普遍,它的可证伪度就愈大,科学性就愈高。

波普的证伪主义思想:
一.否定归纳法:
1.归纳是从有限的事例推广到无限的定律,
有限不能证明无限,再哲学上也不能吧两者等同起来
2.归纳是已过去的事情证明未来的事情,过去不能证明未来
3.从单称命题过渡到全称问题缺乏逻辑根据
4.归纳不是一个严密的逻辑形式推理,而是一个概率推理,
概率推理是错误的
评:归纳是认识论,不是逻辑理论,其本身是一个探索过程,不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
二.理论先于观察(观察离不开理论)
1.理论要指导观察:
e.g:达尔文周游世界得出进化论
同船的水兵什么也没有得出-从另外的角度看世界
2.理论指导理解观察:
观察到的东西如何理解离不开理论
e.g:如何理解太阳从东边升起,由不同理论解释不同的观察
评:在观察过程中带着一些不成熟的理论,在观察的基础上完善理论,在理论指导下理解观察,两者相互促进
三.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科学知识是科学世界的客观反映。
感觉只是信息,无法反映成理论。
有限不能到无限
所有普遍行都是随意猜想出来的,不是论证出来的。
科学不是认识过程,是一个猜测过程。
四.理论不能证实,只能证伪
多次验证不能保证普遍陈述的证实。
理论即所谓的“一切。。。任何时候。。。”
理论不能被证实是由证伪主义引发的
证伪是找出理论的一个反例,从而否定理论,使其不能证实
五.波普的两个约定:
(1)科学理论必须是一个严格的普遍陈述
(2)科学理论要是有一个或几个理论被证伪,整个理论也就被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