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则广告引起的矛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4:37:25
“广告”是商家进行促销的最好手段,如今的电视.广告.报刊.网络...都是宣传广告的最好途径。可有的广告言过其实,误导了消费者,引发了不少矛盾。现在就请你以《一则广告引起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写发生在自己或亲朋好友身上的事。

一则广告引起的思考

这是一则最近频繁见诸荧屏的广告:“吃一口,就吃一口,再不吃妈妈要生气了。”母亲盼孩子健康,希望孩子多吃点,又是恳求又是威吓。孩子却不“买帐”,哭闹着就是不肯吃。而仅仅几片健胃消食片,竟让孩子有些贪吃了。此情此景与我们今天的教学何其相似!

教学为了考试。激烈的升学竞争让老师无暇去研究教学方法,而是希望以最快的时间让孩子们学完课程,腾出时间去复习。一方面老师像泼水一样将知识倒向学生,一方面学生将听到的记下的生吞活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精疲力尽。除了满堂灌的填鸭式课堂教育,老师还使用了两个办法:题海战术和增加在校时间。大量的练习册、参考书加上课后一大堆作业,让孩子们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早自习、晚自习让孩子们披星戴月,家庭、学校两点一线“机械运动”。双休日如果老师不补课,家长还要布置点学习任务。孩子已经没有“食欲”,而教师却几近央求:“吃一口,再吃一口”, 孩子能理解并接受老师、家长的苦心吗?

我的一个邻居,十三岁读到初二,在全校属前几名之列,老师以之为标榜,父母以之为骄傲,算是应试教育的“既得利益者”,然而,却不止一次偷着向我提及对学习没兴趣,一想到上课就烦。学习好的学生如此,学习不好的呢?曾经接触过一个离家出走的小学生,问及为何从沈阳跑到铁岭,回答是老师和家长管得太严,学习太没意思,只好逃学。的确,终日面对老师公式化的说教,沉浸于“缺痒”的练习题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人也会感觉枯燥,何况是不乏玩之天性的孩子!可以想象,一个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吗?

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教师的职责越发重要。如何让孩子学会知识、自觉使用知识、长大后能够创造新知识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与核心。学习是件苦差使,功夫不到学业难成。但强拧的瓜不甜,弄不好可能把苗弄蔫了。抛给孩子一个苹果也许他接得住,但把孩子领到果园他会主动摘下许多。我们应该学会把知识弄出“香香的水果味儿”, 用知识“诱惑”孩子,孩子才“想吃、爱吃”。让孩子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实践中学习,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增强素质。

令人欣喜的是,在社会各界的重视下,一些学校已经着手开始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