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程序的改革》国统字(2003)70号的内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5:58:27

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

  文章来源:湘潭市统计局 点击数:920 更新时间:2003-12-11

  我国自1985年建立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以来,计算方法逐步完善,GDP及增长率数据的准确性不断提高,为党和各级政府及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国目前的年度GDP核算基本按照预计、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的步骤进行。预计数根据1至11月进度统计资料计算,于当年12月底对外公布;初步核算数根据1至12月进度统计资料计算,于次年2月和5月分别在《统计公报》和《中国统计摘要》上公布;初步核实数根据已有的统计年报资料计算,于次年9月在《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最终核实数根据专业统计年报和部门会计、财政决算等资料计算,于隔年5月和9月在《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季度GDP数据根据主要专业和部门进度统计资料计算,于季后15日对外公布。

  但是,我国目前的GDP核算制度和数据发布程序仍存在不尽合理的问题,成为国内外有关方面质疑我国GDP及增长率数据的理由之一。

  年度GDP核算制度和数据发布程序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建立定期修正和调整的机制。具体表现在:1、预计数在12月底发布,容易使人将预计数误认为统计数,从而怀疑我国GDP数据的可靠性和严肃性;2、在获取较全面的基础资料后,往往只调整GDP绝对量而不相应修正增长率数据,因为经济增长率指标大家都很关注,似乎一旦公布就“驷马难追”。这种传统的观念和做法,既难以客观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国际上批评意见较多。

  季度GDP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受一些专业和部门统计资料时效性和统计范围的限制,计算时估算成分较多;2、在获取较全面的基础资料后,没有对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进行修正,这种做法也不符合国际惯例;3、季度GDP初步核算数与年度GDP最终核实数往往不衔接,造成季度GDP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鉴于以上情况,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GDP核算工作,使GDP数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并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