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裹着布条 头上两根草 有点像巫毒娃娃 谁知道是什么叫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2:02:42
以前找到的图片 不是现实版的巫毒娃娃 就觉得那图挺可爱的 但是现在找不到了 我QQ空间4974009的头像就是那个 帮帮忙 谢谢
我也觉得不像啊 找了好久都没找到的

巫毒,是目前最为人熟悉的非洲信仰。Voodoo,或作 Vadium, Vaudoux, Voudoun, Vodoun, Vodun, Vaudu, Vaudou, Vodu, Vudu, Woodoo 等等,根源于非洲,现已经传播非洲以外地区和西方世界,同样地也发生了融合主义的现象。Voodoo 一词来自达荷美共和国(Dahomey)的语言 vodu,意指众神(gods),巫毒传播的主要路线之一就是从达荷美传至海地(Haiti),再传至美国,如纽奥良和密西西比州。在海地,巫毒信仰为两大官方信仰之一,因为被法国殖民过的关系,另一个官方信仰则是天主教,一个海地人可能会说,80% 的海地人信仰天主教,而 100% 的海地人追随巫毒信仰。
从非洲到海地再到美国,在这个传播历程当中,Voodoo 一词也出现了 Hoodoo 的别名,说是别名,但却不能被划上等号,就好比当我们现在讲到佛教时,我们会先说明是印度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或是中国佛教一样,Hoodoo 一词内涵了各处的本土性或差异性。例如,在纽奥良,巫毒信仰的活动是十分个人化和隐私化的,而在海地则有很多公众的活动。另外,在内涵上,Hoodoo 一词偏重法术(magic)成份,如符、咒、护身符和人形偶的使用。
巫毒除了深具民族色彩,现代巫毒的提倡又添上了政治意味。在非洲人民被西方殖民地国奴役之时,巫毐信仰遭到严格禁止,而例如在海地对法国殖民的推翻过程当中,巫毒在民族意识的凝聚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除了历史政治的破坏,巫毒面临的另一个重大威胁就是西方媒体所塑造出来的极为负面的刻板印象,例如使用诅咒用的小人形、招揽「恶灵」、恐怖的夜间仪式,或是丑化的活体献际仪式。
典型的巫毐仪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入会仪式(1950s 之后,天主教停止攻击巫毒信仰,以打鼓为主的巫毒仪式音乐也开始对外流传),二是献祭仪式(manje-lwa),认为人们可以透过各种生命体而与神圣力量沟通,并且由此可得帮助与神喻。巫毒相信有一个全能的神(Bon Die)和死后生命,不过,亦同时认为所有的有情或无情众生皆为神圣。

你确定那是巫毒娃娃吗?

好像不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