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的故事大意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1:40:53
快回答,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邯郸学步的故事
古时候,燕国有一位寿陵少年。这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别人的好,饭菜是别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别人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笑,只听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雅。他一听,非常好奇,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寿陵少年怎么也想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他都照样学那些人走路。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了家。

成语“邯郸学步”的意思是,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邯郸学步目录
【发 音】
【解 释】
【出 处】
【用 法】
【示 例】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新编】
【提 示】
【英文】
【提 示】
【英文】

[编辑本段]【发 音】
hán dān xué bù
[编辑本段]【解 释】
邯郸:地名,战国时赵国都城,今河北省邯郸市;步:行走,走路。 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
从前有个人在邯郸学习怎样走路,结果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而且忘了以前自己是怎样走的,于是只好爬着回家去。
[编辑本段]【出 处】
1、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2、昔有学步于邯郸者①,曾未得其仿佛②,又复失其故步③,遂匍匐而归耳④——《汉书》。
①昔(xī)——从前,过去。步——行走,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