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说过把文本层次划分为“言 象 意”,请找出一个古典诗歌做例子来分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6:49:12
急用,谢谢

首先我纠正一下,“言 意”二层面说是出自《庄子》和《周易》的。
至于“言 象 意”三层面说是由三国时期思想家王弼提出的。

认为文学文本由: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和文学意蕴世界组成的。

以杜牧的诗《江南春》为例: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 文学文本是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文学,所以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基本层面。这首诗以短短28个汉字构成,却准确而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体验。尽管现在与杜牧所处的年代已相隔久远,但我们读者仍然能从诗中领略到诗的鲜活特性。

2 文学形象系统是文学语言组织所呈现的感性画面,它离不开文学语言组织,又规划着文学意蕴世界的传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动人鲜活:千里江南,听不尽莺歌燕语,赏不完柳绿花红。依山傍水,酒旗迎风飘扬。但是诗人并非仅仅想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那样简单。

3 这就是文学意蕴系统的作用,它是文学文本的最深层面,也可理解为文章中的中心思想,即作者意在表达何种思想。如杜牧的这首诗意在鞭策南朝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