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围城》的几个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0:22:34
1《围城》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后来成为人们认为体现生活哲理的语言,请写出这句话
2这部作品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3你怎样评价作品中“方鸿渐”这个人?请结合具体的情节说说你的看法。

1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

2 故事的背景总是动荡不安的抗战时期。他打着留洋博士的幌子灰头土脸地回到故乡。人生是盘不停转的老电影,他在那之后就陷入了苏小姐 唐小姐 以及孙小姐之间复杂的关系中。

3 在我的脑子里,方鸿渐这个人是很不受用的。其一,受到周家的资助去了外国,名为留学,实则游学,无甚建树。记得在开头描写的苏小姐如此高傲,她的身份背景也和他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二,与周围人的关系不明晰,总让我觉得方鸿渐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到后来与孙嘉柔的婚姻也给我及其勉强的感觉。他凡事都依赖赵辛眉,难免被孙小姐瞧不起,所以吵架之事也是躲避不得的。在那个战火缭绕的年代,这样的小人物总是很多,他不仅仅是方鸿渐一个,他代表了生活在社会阴影下和自身能力不足造成的缺陷中。他的人生是一座围成,走进去了,别再想出来,那墙圈了他们美丽人生。

1,我认为最有用的话是,婚姻就像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来
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多。。。。钱钟书的婚姻很美满。。。于是我很怀疑。。。他这么写。。他的夫人如何看待。。。呵呵。。题外话
2,背景是抗战时期,主人公留学归来
3,方鸿渐是个很具有真实性的人物,钱钟书并没有把他描写成什么光辉的形象,他就像是存在于我们周围一样。他的举动都透露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虽然他并不是什么伟大人物,但是很真实,就像《西游记》中的八戒一样~~~~

1.围城里体现生活这里的语言很多。你说的也许是这句最常见的,大概是“婚姻就像围城,里面的人想冲出来,外面的人想冲进去”

2.故事的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

3.他是个很鲜活的人

1.》",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

2.从印度洋上驶来的法国邮船白拉日隆子爵号在上海靠了岸。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一踏上阔别四年的故土,就接二连三地陷入了“围城”。

3.方鸿渐是一个灰色年代的灰色人物,你把一幅灰色画面镶嵌于灰色的背景中,那是什么感觉?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念头”,这个没有“念头”绝对不是浑浑噩噩的意思,是什么?我也不知道,用没有人生理想目标诸如此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