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9:25:50
辨析题
1.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一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答: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民族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答:

1,是对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

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 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第一,现阶段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所赖以依存的各种所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不是一个“新生的阶级”。
第三,伟大而艰巨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群众的参与。
3)综上所述,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联系他们对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推进其他各项建设事业,意义十分深远。

2.这句话是片面的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民族问题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产生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已不存在,民族间的对抗已为平等、团结、互相的新型民族关系所代替。这就为过去的被压迫民族的复兴和各民族平等自由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民族问题的彻底解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为民族问题的最终消失,不断创造着有利的条件。但是,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民族问题还不可能消失。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存在及民族差别的存在,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例如在中国,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些民族和有的民族的某些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还保留着农奴制度、奴隶制度、甚至原始公社制度的残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民族虽然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实现了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但那些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在享受民族平等的权利时,实际上不能不受到很大的限制。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仍是产生民族摩擦的根源。对于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来说,逐步克服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状态,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长期任务。而解